签订“工伤补偿协议”,还能再申请工伤认定吗?

工伤事故 2023-07-07 10:57:24125烟台中院曾少毛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工伤补偿协议”劳动者还有申请工伤认定与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吗?

【基本案情】

20181月至20201月,黄某在某公司项目部从事凿岩工工作。

2021430日,公司与黄某就疑似职业病事宜签订协议,由公司一次性支付各项赔偿金共计41000元,并全部打入黄某的银行卡内,从此双方再无其他争议,任何一方不得反悔。

2021112日、2021114日、20211217日,黄某经职业病医院分别诊断为职业性矽肺贰期、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职业性轻度噪声聋(双耳听力平均损失36dB)。

2022117日,黄某以职业性轻度噪声聋患职业病向人社局申请工伤202246日,人社局作出认定工伤决定书。另,20211123,黄某以职业性矽肺贰期、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分别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022119日,人社局均认定黄某所受伤害系因工负伤。

2022718日,公司不服此工伤认定决定,认为其2021430日与黄某就疑似职业病事宜已签订了协议并履行双方之间再无任何争议。因此,诉至法院。

【按例说法】

一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人社局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据此,一审法院判决驳回公司请求撤销人社局作出的工伤决定书的诉讼请求。

一审宣判后,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中院经审理认为,“工伤补偿协议”是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双方自愿达成的,法律允许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包括职业病待遇在内的工伤争议,劳动者作为赔偿权利人为尽快得到赔偿,签订协议成为解决争议的常用方式。故,用人单位在实际履行补偿协议后,为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支持“自主协商、自力救济”的纠纷解决机制,原则上并不支持劳动者再次通过诉讼渠道获得二次赔偿的权利。双方签订补偿协议的前提应系劳动者已认定工伤、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者明知其应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

若劳动者实际获得的赔偿款明显低于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的应支付数目,且劳动者签订协议时对此不知情,劳动者则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齐,即将已支付的款项予以扣除。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工伤补偿协议”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和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用人单位应承担法律规定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规定了职业病病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和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向用人单位提出民事赔偿的权利,体现了国家对职业病病人的特别保护。据此,职业病病人患病后理应保障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的权利。

公司主张其已与黄某就疑似职业病事宜达成调解协议而不应进入行政诉讼程序,但黄某罹患职业病确系为实现公司利益、存在职业病危害接触、在公司工作期间被确诊。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工伤补偿协议”且已履行的,并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与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用人单位在未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时,仍应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黄某理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实际获得的赔偿款明显低于其应当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则有权要求公司补足差额。

司法裁判应充分鼓励双方当事人主动平等协商化解行政争议,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承担的赔偿责任应止于其应当承担的法定工伤保险待遇。依法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增强职工和企业司法获得感,更有利于充分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法治营商环境。

因此,公司与黄某就因职业病赔偿事宜所形成的民事赔偿关系,并不能影响本案及另案关于黄某患职业性矽肺贰期、职业性轻度手臂振动病、职业性轻度噪声聋等三种职业病的工伤认定程序的启动。

最终,中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任何协议都不能剥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工伤认定和职业病待遇。

“工伤补偿协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经协商达成一种协议,约定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一定的经济补偿以及其他相关待遇的协议。这种协议的签订通常是为了解决工伤赔偿的问题,避免进入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减少用人单位的赔偿成本。

然而,签订“工伤补偿协议”并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与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因为这些权利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是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协议不能侵犯劳动者的法律权利。

首先,工伤认定是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的,用人单位只能提供相关材料和证明,但不能干预和影响工伤认定结果。如果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不依法提供材料或者干预工伤认定结果,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或者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职业病待遇也是由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者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待遇。如果用人单位未能给予劳动者应有的待遇,劳动者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或者申请仲裁或者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应有的责任。

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工伤补偿协议”不影响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和享受职业病待遇的权利。劳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签订工伤补偿协议,但要注意协议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损害劳动者的权利。

法官建议

用人单位就同一劳动者的职业病赔偿事宜中,在民事调解关系承担赔偿责任之后,又再次成为工伤认定之后承担工伤待遇支付的主体,这可能会对用人单位造成一定的损失,也对用人单位不公平,且明显违反调解协议,亦不利于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实信用原则。因此,保护用人单位的权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确保协议合法性。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署的工伤补偿协议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且合法、公平、合理。在签订协议前,可以请律师参与并提供法律意见,以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二是要核实工伤认定的准确性。用人单位应该核实工伤认定的准确性,确保该工伤是因工致伤或者因病原因,避免出现因为错误认定导致的重复支付工伤待遇。

▶三是要与被调解方沟通。如果用人单位已经在民事调解中承担了赔偿责任,并按照调解协议履行了赔偿义务,应该和被调解方进行联系沟通,避免重复支付。

▶四是要向人社部门提供相关材料。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工伤认定存在问题,可以向人社部门提供相关调解协议、诉讼判决书、财产损失清单等相关材料,申请对工伤认定的复审。

▶五是要合理应对争议。如果劳动者寻求工伤认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事实情况,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或劳动仲裁机构提出复议申请,并提供充足的证据和资料。如果需要,用人单位可以请律师代表进行辩护,在争议中维护自己的权益。

总之,用人单位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履行工伤待遇的支付责任,保障员工的权益。同时,在出现工伤之后,及时核实和确认工伤认定的真实性,避免因为认定错误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烟台中院案例编写人|曾少毛),有改动。

       编著图书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过程,一个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

——一个编著图书的律师

返回列表

技术支持: 成都慧视康科技有限公司